古人有云:水為萬物之源,土為萬物之母,飲資於水,食資於土,飲食者,人之命脈也,而營為賴之。
世界上許多物質都可以找到它的替代品,但迄今為止,卻沒有一種物質可以取代水。人的各種代謝和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。
水除了給人帶來精神力量外,也是世界上最廉價、最有治療力量的奇藥。生病時若無法進食,首先需要補充的就是水分。感冒、發熱時,多喝開水能幫助發汗、退熱、沖淡血液裡的毒素;同時,小便增多,有利於加速毒素的排出。
人的身體只有在外部水分的不斷供給,內部大量的水不斷循環之下,才能長治久安。“口乾才喝水”的不良習慣會導致我們的身體經常性脫水,危害健康。所以人們要切記隨時隨地為身體補充水分。
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,須經牙齒的咀嚼和唾液的潤濕,經食道到腸胃,才能完全消化而被吸收,這些過程都需要水分來幫助;如果缺少了水,消化功能便無法完成。
食物經消化相吸收以後所剩餘的殘渣廢物,必須經由汗、呼吸和大小便來排出體外,排泄方法雖有不同,但都需水分幫助才能順利進行。
俗話說“食物是最好的醫藥”,但這些良藥要被身體吸收,必須通過水的電解作用,才能徹底為身體所用。像食物中的蛋白質、氨基酸等,必須通過水的電解和溶化,才能轉化成身體所能接受的東西。
人體的關節如果沒有潤滑液,骨與骨之間發生摩擦,就會活動不靈活,水就是關節潤滑液的來源。 平衡體溫:
水與體溫的關係非常密切,天冷時,血管收縮,血液流到皮膚的量減少,水分也不容易排出,體溫才能保持平衡。夏天,血管膨脹,血液流到皮膚的量增加了,這時,水也就藉著血液流到皮膚,再由汗腺排出皮膚表面。因為汗液蒸發,皮膚表面的溫度降低,體溫就可以保持平衡了。
人體是由無數的細胞組成,這些細胞的成分大部分是水,只有水才能維持皮膚的新陳代謝。所以如果身體缺水導致大腦供水不足的話,就會影響人的正常思維。
淋巴和血液是水在人體內的另一種存在形式。身體脫水或缺水會引起淋巴發炎;各大動脈系統供水不足時,血管會主動收縮來保證血液在血管中的充盈,這種狀況會導致大腦供血不足或心血管阻塞、頭暈、心跳加快、心臟病等,而這些病症的源頭就是身體供水不足。
因此,最好的辦法就是平時注意適時地補充水分,避免發生脫水。持續地缺乏水分,新陳代謝就無法順利進行,身體的功能也會逐漸衰退。
首先從飲水獲得,其次才從食物中獲得。只有當人體攝入充足的水後,血液、淋巴液的循環才會顯現良好狀態。
飲水可保證供給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、溶解廢物、消除毒素,進而增進內臟功能,皮膚也會滋潤、光滑。這對年輕人和小孩的健康是必需的,對老年人尤為重要。